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氢能战略定位,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不过,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等问题和挑战。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

  化工行业是重要的制氢来源,《规划》提出,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规划》提出,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

  此外,《规划》要求,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等技术研发。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

  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关键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规划》部署了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规划》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支持新型燃料电池等技术发展。着力推进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装备研发制造。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制氢规模,突破氢能基础设施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制、储、输、用氢全链条安全技术开发应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开展氢能科学机理以及氢能安全基础规律研究。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为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规划》提出,合理布局制氢设施,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稳步构建储运体系,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统筹规划加氢网络,支持依法依规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氢站,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的加氢站等新模式。

  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方面,《规划》提出,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路径。

  当前,氢能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工业领域是氢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化工行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规划》明确,不断提升氢能利用经济性,拓展清洁低碳氢能在化工行业替代的应用空间。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积极引导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规划》明确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解决氢从哪里来的问题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新增碳排放是发展氢能产业的前提。我国工业副产氢工艺成熟、成本较低,近期仍将是主要氢源。但从长远发展看,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潜力更大,更加清洁可持续,随着成本下降,将成为重要氢源。为此,《规划》明确,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目前,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建设的苗头有所显现。王翔特别强调,各地方严禁不顾本地实际,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造成基础设施和资源浪费。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严禁在氢能产业规划制定、投资规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相互攀比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