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补链力推下游精细化——陕西高质量项目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
已有人阅读此文 - -作为能源化工大省,陕西基础化工原材料丰富,但产业结构偏重上游,产业链延伸不足的短板十分明显。最近出台的《陕西省“十四五”高端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延伸与耦合产业链,“十四五”期间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在行业占比超过3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陕西省续建和新建的石化项目有个共同特点,即发挥产业、技术优势,不断延伸拓宽产业链,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煤制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品。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形成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废渣利用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集盐化工、煤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材料为一体的多产业融合,延伸氯碱化工循环产业链。该公司拟规划建设的12万吨/年甘氨酸、3万吨/年聚碳酸烯丙基二甘醇酯(ADC)发泡剂及配套水合肼、10万吨/年氯化聚乙烯(CPE)和2万吨/年氯化聚氯乙烯(CPVC)等新项目,被列为2022年省级重点项目。
“这些大多都是消耗氯的产业链延伸项目,可发展下游的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其中,12万吨/年甘氨酸作为启动项目,是公司与技术方合作优化的专有技术成果首次实现产业化。”北元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以煤化工高盐废水及部分卤水电解产生的液氯和工业醋酸为原料,既发挥了现有氯碱化工装置的优势,又实现高盐废水资源综合利用。该项目预计下半年组织土建施工和设备采购。
在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一阶段工程竣工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十四五”期间将实施二阶段工程深加工项目,向合成树脂、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延伸,推进产业链终端化、价值链高端化。
在榆林化学公司副总经理、战略市场部经理谢武强看来,该项目产业链既宽又长。“通过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创新、集成、示范,热解、煤焦油加氢、石脑油重整工艺耦合以及规模化生产,打通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煤制芳烃路线,同时联产特种油品,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高效嫁接耦合,最大程度实现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谢武强介绍说,二阶段工程布局了系列深加工项目,46套化工装置涉及高附加值材料、可降解塑料、电池电解液及特种油品四大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高吸水性树脂(SAP)、聚碳酸酯(PC)、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20多种。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优化运行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50万吨/年高温费托项目建设。该项目包括烷烯处理、聚合物、C4利用、高碳酯装置等,可实现煤液化产业延链、拓链、补链、强链,打造高/低温费托合成耦合、柔性生产的煤液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李军林告诉记者,该公司在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继续延伸下游产业链,生产EV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 除了本土企业,其他大型石化企业在陕西布局的项目也着力发展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恒力集团拟在榆神工业区打造煤化工产业园和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一期工程包括1,4—丁二醇(BDO)及新材料项目。
信发集团在神木以600万吨/年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利用及洁净乙炔气配套项目为龙头,拟建60万吨/年BDO、30万吨/年PBAT、20万吨/年聚四氢呋喃(PTMEG)、20万吨/年N—甲基吡咯烷酮(NMP),以及配套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CS)等精深加工项目。
落户榆神工业区的佰嘉瑞120万吨/年甲醛及下游工程项目于2月初开建。该项目由江苏三木集团投建,包括8万吨/年季戊四醇、8万吨/年三羟甲基丙烷、4万吨/年多聚甲醛等化工新材料装置。
记者了解到,一些陕西化企还瞄准下游深挖内潜延伸产业链。如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拟通过对烯烃系统挖潜增效改造,以富余的乙烯、丙烯为原料规划布局4条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生产EVA、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高端产品;拓展二氧化碳下游资源综合利用,利用丙烯拟建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同时,规划C4综合利用项目,深加工1—丁烯、甲基叔丁基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