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石化巨头看好中国市场
已有人阅读此文 - -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世界经济正走出低谷,同时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然而,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凸显高质量发展成效,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5%。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中国将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实践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分享高质量发展红利。这也让跨国石化巨头对中国市场更加充满信心。开放、包容、多样化的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跨国化企在华业绩增长强劲
跨国石化巨头近日接连公布2021年业绩财务报告。与2020年相比,跨国石化巨头一扫疫情阴霾,业绩迅速恢复。诸多因素共同推动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强劲业绩,不断增强其对实现可持续收入增长的信心。
聚合物巨头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表示,2021年科思创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达22%,同比增长57.5%,是公司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截至2021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超过3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1亿元),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累计投资总额达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47.5亿元)。
埃克森美孚2021年营业收入2856.40亿美元,同比增长57.38%;净利润230.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2.67%。该公司表示,强劲的业绩离不开中国开放的市场。2021年11月8日,埃克森美孚作出最终投资决策,投资数十亿美元,全面推进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的化工综合体项目。
巴斯夫2021年财务业绩销售额786亿欧元,同比增长33%,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为78亿欧元,同比增长118%。其中,2021年在华销售额达120亿欧元,增长7.7%,中国市场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化学品生产的增长动力源。
拜耳公布2021年度全年财报,集团销售额440.81亿欧元,同比增长8.9%,净收益10亿欧元。2021年全年,拜耳整个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8.56亿欧元,而2020年为34.83亿欧元,同比增长10.7%。
良好业绩离不开中国政策支持
跨国企业的良好业绩来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少跨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共创”的理念。
疫情暴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迅速出台超宽松政策,尤其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短时间内将需求迅速放大,试图以“需求拉动复苏”。然而事态走向与施策者的剧本并不一致,企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暴增的需求。与此相反,中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实实在在的开放举措给予外商信心和预期,也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及政策举措已成为巴斯夫布局中国的催化剂。巴斯夫已做好准备,将继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坚持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表示。
跨国企业的良好业绩也来自于中国安全稳定可靠的发展环境。中国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不断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也由此成为跨国企业逆势成长的“肥沃土壤”。
跨国企业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的良好业绩显得尤其珍贵,使得跨国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
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2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其中就有2个海外石化巨头续建项目,总投资约1279亿元,分别是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
“我们在全新的湛江一体化基地关键增长项目上的投入,对推动巴斯夫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巴斯夫首席财务官Hans-Ulrich Engel表示。巴斯夫在2022~2026年的计划资本支出为256亿欧元,比前一计划周期2021~2025年高出了27亿欧元。
“中国对高性能聚合物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而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帮助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全球性市场的需求。” 埃克森美孚全球副总裁兼化工公司总裁莫佳琳表示,“我们致力于在大亚湾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增长平台,我们对这一激动人心的项目的推进充满期待。”
3月8日,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范围包括中国石化现有炼油化工和未来扩建项目,双方将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强化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双方还将共同优化合资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运营。
沙特阿美下游业务高级副总裁穆罕默德·卡塔尼表示,此次签署备忘录,是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长期合作关系中的新篇章。这将进一步促进沙特阿美在亚洲的下游业务整合和拓展,通过向中国提供低碳强度的原油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3月10日,全球石化巨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福建能化集团合资企业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项目拟投资约400亿元。“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共享中国市场广阔机遇”渐成跨国石化巨头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