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地膜助力绍兴“无废农业”
已有人阅读此文 - -废旧农膜污染日益严重,其回收再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固废处置领域的难点问题。浙江省绍兴市加强农膜市场准入管理,加大农膜使用技术支撑力度,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护航“无废城市”创建。其中,越城区斗门镇、马山街道和上虞区盖北镇日前成为全市“可降解地膜”试点。这也是“无废城市”以从源头解决农膜污染问题为目标的试验案例。
据了解,试点项目中,上虞区盖北镇金烨家庭农场面积最大,达100亩。过去,金烨家庭农场一直使用聚乙烯地膜,不易分解和降解,给农业生产和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今年5月,农场场长许建荣在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试点使用可降解地膜。这种可降解地膜由生物原料制成,降解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不会对土壤产生危害。
可降解地膜研发和产业化企业、绍兴绿斯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鹏介绍,生物降解地膜以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特性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脂肪族聚酯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主要成分,通过采用吹塑等工艺生产的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避免了普通PE塑料地膜残留破坏土壤结构等不良影响。
由于一些可降解地膜首次使用,可能会遇到地膜降解达不到农事要求的难题。对此,刘伟鹏表示,他们开展的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不同厚度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降解临界期不同,降解速度也不同,总体能基本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土壤温、湿度的需求。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农艺性能与普通地膜没有显著差异,在换茬翻耕时基本裂解,不影响机械作业,对土壤环境及作物产量、品质均无明显影响。
而在成本方面,生物降解地膜的购买成本比PE塑料地膜每亩要高50元~100元,但降解膜后茬可直接翻耕,节省揭膜人工费用,综合成本基本相当。
“综合各地的试验研究证明,生物可降解膜具有与普通地膜相近的覆盖效应,且能有效减轻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刘伟鹏说,推广生产可降解农膜,可切实助力实现“无废农业”,为“无废城市”“无废社会”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