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Vs巴斯夫,透过专利纠纷,看两大化工公司的生物降解材料市场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第48147号),裁定巴斯夫名称为“连续生产可生物解聚酯的方法”的专利权部分无效,但同时决定在巴斯夫于2020年8月12日提交的权利要求1-26的基础上,维持第200980113097.4号发明专利权有效。这场专利纠纷长达近一年之久,一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老牌化工巨头,一方是国内新材料领域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限塑令下,生物降解材料市场的争夺战一触即发。
专利之争由金发科技挑起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
▼2020年3月23日
金发科技针对巴斯夫的中国专利“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聚酯的方法”主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认定其专利权利1-27全部无效。
▼4月23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该请求。
▼5月18日
巴斯夫首次进行回应并修改权利要求书。
▼8月12日
巴斯夫最终提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由27项减少到26项。其中最主要的是删除了权利要求1中生产聚酯的原料之一“脂肪族二羧酸”和权利要求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因此维持,在上述删除之后基础上的巴斯夫发明专利权有效。
删除一种原料影响有多大?
这主要删除的一种原料,减少的一项权利要求影响到底有多大?
业内人士指出,巴斯夫删除了权利要求1中基于“脂肪族二羧酸”的这一套技术方案(针对PBS类的产品生产工艺),也就是无效决定中提到的部分无效的方案,由于后续所有权利要求都直接或间接引用了权利要求1,因此整个专利可以说有两套技术路线,目前被保留了一套,无效了一套。
这意味着,彤程新材获得的巴斯夫独家专利授权,优势只在PBAT产品上,PBS类产品将不具备专利保护。
巴斯夫之前的专利包含了PBAT和PBS两类技术路线,在未判定无效前,国内只要采用巴斯夫专利技术的企业,无论是生产PBAT还是生产PBS,都需要得到巴斯夫的授权并支付1%~5%不等的专利许可费。而部分无效后,实际上巴斯夫专利在PBS类产品上将不受保护,国内企业可以使用巴斯夫工艺生产,而不需要支付许可费。
两大公司的生物降解材料竞赛
在环保政策的驱动下,PBAT、PBS、PBST等生物降解塑料,在一次性餐具、包装、农业、汽车、医疗、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正迎来市场发展新机遇。近两年来,多个企业发布PBAT相关消息,纷纷上马或扩建相关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拟建项目达到463.3万吨,预计2021年将有37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市场,国内总产能达到68.7万吨/年,产量40万吨左右,缺口10万吨。
巴斯夫和金发科技都在加紧布局,将包括PBAT在内的可降解材料作为未来几年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
●巴斯夫:与本土公司合作+湛江基地3条生产线
BASF 公司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PBAT制造商,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PBAT(Ecoflex®)已实现年产8万吨。
巴斯夫生物聚合物Ecoflex®于1998年投入市场,并根据德国标准DIN EN 13432以及美国标准ASTM D6400认证为可堆肥产品。该产品可与其他再生原料混合,制成巴斯夫经认证的可堆肥生物基聚合物Ecovio®。
Ecovio® 的典型用途为有机垃圾袋、保鲜膜、果蔬袋,以及农业地膜和食品包装。研究表明,Ecovio® 在生产、包装和保质期以及食物垃圾收集方面具有优势。
2020年5月28日,彤程新材与巴斯夫签署协议,携手在中国合作生产经认证可堆肥共聚酯 PBAT。为此,彤程新材将在上海建造一座一期产能为6万吨的PBAT工厂。该工厂将使用巴斯夫的工艺技术,出产的原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作为Ecoflex®产品销售。新工厂将于2022年投产,供应全球生物聚合物市场。
除此之外,巴斯夫在湛江一体化基地,也将建设PBAT生产线。
●金发科技:拥有自主技术,6万吨PBAT今年上半年完工
金发科技也具有自己的技术。根据公开资料可知金发科技2011年申请的PBAT专利为分步法。业内人士表示,这不同于巴斯夫的一步连续法,两者的差异非常大,生产设备完全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生产工艺也不一样。金发科技PBAT产品此前大部分出口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地区,出口额占行业的近70%。
公司现有年产7.1万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线,并正在建设两条新的生产线。其中,年产6万吨的PBAT生产线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而年产3万吨PLA产线预计在2021年四季度完工。2020年上半年,金发科技可降解塑料产品实现销量3.14万吨,同比增长49.28%,其中国内市场占比约为20%,产品销量位居亚太第一、全球第三。随着公司在建生物降解塑料工程项目的逐渐完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续提升。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金发科技分别实现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1.7万吨、2.6万吨、4.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7%、54%、84%,且其产品毛利率远高于改性塑料,已经成为公司化工材料营收的第二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