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工作方案》明确,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支持与鼓励上海纳管企业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抵消机制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的清缴履约等。

  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工作方案》是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行动,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营造全社会节能降碳、资源节约氛围。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工作目标:2022~2023年,上海将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选取基础好、有代表性的区域及统计基础好、数据可获得性强的项目和场景先行开展试点示范,衔接上海碳市场,探索多层次消纳渠道,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打造上海碳普惠“样板间”。

  2024~2025年,上海将逐步扩大碳普惠覆盖区域和项目类型,完善碳普惠平台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碳普惠运行体系,探索通过商业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规则明确、场景丰富、发展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相关行业专家认为,上海“碳普惠”工作是要把市民的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再通过对接上海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让市民通过低碳行为获得实惠。

  《工作方案》还提出,未来上海还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探索纳入个人减排场景,有序推动个人减排场景接入与开发,将个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探索建立面向公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提升公众对自身节能降碳行为的认知度,为公众参与碳减排活动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同时,研究将个人的低碳行为产生的碳减排量,按照方法学进行记录、核算、核发,并且通过交易及商业奖励实现其价值,构成碳普惠闭环。

  对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工作方案》在顶层设计方面,上海将制定碳普惠制度体系,出台《上海碳普惠体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及相关专项操作细则;同时,上海将探索碳普惠减排量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挖掘碳普惠减排量的潜在价值,尝试开发基于碳普惠减排量的各类质押等金融服务,盘活企业及个人等各类主体拥有的碳资产。

  他强调,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建立抵消机制对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抵消规则,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支持与鼓励本市纳管企业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抵消机制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的清缴履约。

  二是鼓励通过购买和使用碳普惠减排量实现碳中和。充分挖掘“双碳”目标下各类组织、产品、服务、活动、建筑、区域等不同维度的自愿碳中和需求,制定以碳普惠减排量作为抵消来源实现碳中和的相关实施指南,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优先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

  三是优化资源共享的碳普惠生态圈。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逐步形成个人碳普惠流量与商家经济效益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提升上海碳普惠体系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此外,上海探索将碳普惠纳入企业与个人综合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碳减排行为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探索碳普惠在减排领域的协同效益实现。识别、遴选具有碳减排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效益且评估方法相对成熟的个人碳普惠和项目碳普惠,探索以碳普惠促进碳减排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益实现的联动机制等。

  打造长三角区域碳普惠体系

  《工作方案》提出要引领长三角区域碳普惠机制联建。一方面,以重点城市为载体推动长三角碳普惠机制联建工作先行先试,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联建范围,推动各省市碳普惠规则共建、标准互认、信息共享、项目互认,打造“规则共建、标准统一”的长三角区域碳普惠体系。

  另一方面,《工作方案》还提出加强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地区在碳普惠制度设计、平台建设、减排项目与场景开发、商业生态打造等方面的合作,支持上海碳普惠标准在非长三角地区的应用,协助长三角以外地区建立碳普惠体系,推动上海碳普惠体系与各地碳普惠的互联互通及在全国范围内拓展。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