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基建提速:发力投资稳工业,减税降费继续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工业稳增长做出部署,工业投资将成为着力点,其中新基建将成为经济的增长引擎。
恢复态势仍不牢固
2021年,中国工业继续恢复,在外需拉动下,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9.6%,两年平均增长6.1%。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认为,2021年中国制造业的表现令人惊喜,尤其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说明民营经济在疫情冲击之后,正在调整恢复中。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去年三季度工业增速曾一度下滑,四季度随着振作工业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显现,下滑势头得到了扭转,工业经济增速逐步回升,11月PMI指数重回荣枯线之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
对于“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仍然不牢固”,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此前表示,当前,特别是全球疫情走势还存在很大的变数,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内供给约束隐忧仍存,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偏弱,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叠加近期疫情多地散发、基数效应等问题,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2021年中国出口21.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1.2,超出预期。今年已经有部分国家解除疫情封锁措施,恢复正常社会生活,很多国家将完成复产复工。在2021基础上,2022年外需能否继续如此强劲存疑,不仅如此,还应警惕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部分企业外迁。此外,2021年大众消费市场不佳,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高增长基数,从各地2022年全年GDP增速目标来看,已有25个省份下调了2022年GDP增长目标。而工业稳增长也放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位置。
厉克奥博认为,2021年制造业投资表现良好,出现13.5%的涨幅,说明民营企业的信心在恢复,但基建投资低位徘徊等因素,拖累了整体投资,2022年应加快基建投资。
新基建成投资热点
2018年新基建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为主要代表。
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撰文表示,相对于传统基建,新基建对上下游及相关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更大,随着新基建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它将通过上下游的联动效应,进一步的带动新型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投资。
目前在各省市在方案中提及最多的是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如5G基础设施,工信部提出2022年“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2021年,中国运营商5G投资超过1800亿元,预料2022年投资力度不减。在公布了新基建和绿色基建领域政策方案的省市中,多个省市明确提及了发展5G相关基础设施的政策方案,其中北京和河南明确提出2022年新建5G基站6000个和4万个。
此外,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也是新基建的主要抓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1-2023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
专家表示,很多省份新基建主要聚焦在5G、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上面,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拉动电子信息、软件等行业增长,还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服务业、制造业等,创造新的价值。
部委重大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落地之中。2月16日,发改委等四部门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工信部此前表示将抓紧启动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行动。
此外,中国将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
对于产业基础再造,工信部已通过工业强基工程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开展相关工作。专家表示,政府投入资金将起到引导作用,目的是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拉动企业投资。目前多个部委都有支持企业创新投入的项目资金。
除新基建外,高铁、道路、机场、水利、公共设施建设等传统基建也在加快落地之中。从2022年开年以来,地方债加大投放,春节后各地基建项目快速开工,已明显释放基建加码信号。财政部14日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280亿元,专项债务限有额14600亿元。
减税降费继续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稳,经济才会稳。2021年1-11月份,小微企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6%,49.4%的企业用电量超过了上一年的同期水平,反映出生产比较活跃。但小微企业同样经历着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融资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困难。
2021年,官方出台阶段性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降低部分小微企业所得税、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0亿元,七成有经营合作收入的小微企业无需缴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付手续费,据测算,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降低贷款利率,工信部部问卷调查显示,42.1%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
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专家表示,企业将设备折旧一次性税前扣除,意味着应税额度降低,激励购买设备,增加投资,该项措施料将很快落地实施。
在融资问题上,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此前央行表示,2021年1-10月,中征平台共支持近2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1.46万亿元。下一步将用好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将优惠利率传导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初,石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受需求增加、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在2022年维持高位震荡,这将继续提升相关企业的成本。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