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M成员跨国化企:合作创新助中国化工业碳减排
已有人阅读此文 - -在12月9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于上海举行的公众开放日闭幕式上,众多跨国化企代表围绕碳减排、碳达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研讨。AICM及成员跨国化企非常支持中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他们将持续在中国化工行业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减碳理念、技术与成果,推动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AICM理事会副主席、瓦克大中华区总裁林博表示,双碳对化工行业确实意味着不小的挑战,化工行业必须将节能减排作为应对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但是双碳也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很多化学品能够帮助下游领域推进碳减排。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一方面电池性能提升离不开化学品的创新。另一方面化学材料以塑代钢可以显著降低车重,进而提高续航里程。这些将驱动化工企业的创新转型与快速发展,让行业持久收益。
面对双碳理念在全球蔚然成风,并给行业带来市场新机遇,全球跨国化工企业纷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碳减排目标,加快转型变革。比如巴斯夫已经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量基于2018年减少25%;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埃克森美孚表示,到2025年,上游排放强度将基于2020年下降15%~20%,甲烷排放强度下降40%~50%。利安德巴赛尔2030年碳排放将基于2020年减少 3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与欧美发达国家早早实现碳达峰,并用70年左右时间计划实现碳中和不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30年,学习借鉴这些国家和跨国企业的碳减排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在化工行业,如何加强与跨国化企的合作,加快碳减排,也是中国本土化企非常关心的课题。
这些年AICM一直致力于推动化工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跨国企业,而且也包括中国本土企业。“AICM众多成员跨国企业都有很多成熟的碳减排技术。欧洲化石能源价格较高,因此当地企业在能源转化和节能减排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以瓦克为例,我们在德国项目的能效管理、能源优化成果突出,希望能通过AICM等平台,将这些用于本地企业,帮助行业碳减排。”林博告诉记者。
AICM理事、科莱恩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及亚太区总裁王安廷表示,AICM将公众开放日活动作为推广责任关怀的重要平台。今年AICM与当地政府合作,联合园区管委会、跨国化企、本土化企等,在镇江新材料园区成功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AICM 将加强与中国众多化工园区的合作,加强中外化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并将碳减排作为推广责任关怀工作的重点。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表示,塑料循环利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化工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司在可再生塑料生产、ccs技术、氢能项目方面开展全球布局,取得了重要进展。埃克森美孚愿意在中国探讨相关项目的合作机会。
12月8-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这一碳减排的思路也得到了跨国企业代表的赞同。
索尔维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孙立宏表示,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各行业情况各不相同。不是每个行业都可能实现碳中和,或者都能在短期实现碳中和。因此企业、行业在设定自己双碳目标时,要切合实际,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合理推进双碳。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造成口号式减碳或者运动式减碳,效果可能是会适得其反。
林博也表示,在欧洲,碳中和不代表经济萎缩,而是意味着创新驱动、建设绿色能源体系和更环保绿色的行业未来。所以碳中和不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是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营运与基地管理莫里森博士表示,碳减排意味着能源结构的优化,在发展方向上各国情况各不相同。比如法国重点发展核能,德国和部分北欧国家注重发展生物质能等。中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大规模发展天然气、光伏、风能等能源多元化战略。
“中国的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要充分利用好煤炭资源。利用先进技术与绿色工艺,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具有市场前景的化学品是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很多跨国化企看好中国化工市场的原因之一。”液化空气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表示,中国的煤炭资源是化工行业的优质原料,应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科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升煤电工艺,实现节能减排。”(图片 刘桂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