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板块表现抢眼——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盘点(下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进入三季度,制造业景气开始分化,证券市场也出现结构性行情,而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中的锂电池、光伏、电子化学品等板块则仍维持高景气,成为资本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业绩来看,电子化学品、光伏、锂电池等产业链热门赛道的上市公司营收、净利实现高速增长,很多公司受规模效应、创新产品高溢价等利好因素影响,毛利率不断攀升,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营收增速。
锂电板块个股涨幅居前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市场持续火爆,带动锂电原料价格连创新高,特别是锂电正极材料涨幅明显。
以碳酸锂为例,截至10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19.34万元(吨价,下同),较年初的5.38万元暴涨259%。
在锂电正极材料价格暴涨带动下,该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据统计,前三季度包括天赐材料在内的12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748.54亿元,归母净利润79.6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共实现营收291亿元,归母净利润41.46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54%和83.45%。
从锂电板块表现来看,在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后,资本市场前三季度股价涨幅的前20只股票中,锂电池板块占13只,分别为联创股份、石大胜华、湖北宜化、合盛硅业、永太科技、联泓新科、远兴能源、兴发集团、*ST双环、云天化、江特电机、天华超净、西藏矿业。
光伏硅料企业盈利翻倍
在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结构升级转型加快,光伏能源因其生态环境影响小、建设场景丰富且周期短成为最具性价比的能源类型之一,行业因此迎来增速发展,也带动产业链企业业绩大增。
从光伏上市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可以看出,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硅料生产企业因原料价格大涨,业绩出现暴涨,但利润的高增长并未传导至中下游企业。目前硅料市场供需仍偏紧,三季度在能耗“双控”政策影响下,硅料价格从7月初的2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267元左右。
受益于硅料价格上涨,龙头企业通威股份不仅在三季度总利润榜上排名第一,在营收上也超过隆基股份,成为净利润和营收榜上的双第一。三季报显示,通威股份第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长207.91%;营收首次单季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1.4亿元,同比增长55.6%。
此外,受益于硅料产品量价齐升,合盛硅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13亿元,同比增长200.15%;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大增875.66%。
对于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认为,短期来看,硅料作为光伏主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2022年将继续摄取超额利润;中长期看,硅料企业的投资价值来自该环节的高壁垒属性,因此依然看好兼具成本与品质优势的硅料龙头企业。
湿电子化学品前景光明
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和面板显示制造环节产业链转移,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华创证券分析师张文龙将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江化微和格林达为代表的湿电子化学品专业供应商,主营业务以湿电子化学品为主,产品种类丰富且毛利率较高;第二类是以晶瑞电材和飞凯材料为代表的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以泛半导体业务为主;第三类是以巨化股份和滨化股份为代表的大化工企业,湿电子化学品品种较少,营收占比较小,与其他业务有产业链协同效应,在原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从该板块前三季度业绩来看,江化微等8家湿电子化学品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4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54.2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73.22亿元,归母净利润29.7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3.36%和88.73%。
中金公司表示,显示面板、半导体、5G等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将为上游材料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双碳”政策下,化工行业大规模资本开支受到一定约束,但国家仍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同时化工企业有充裕的现金流支撑,这些都将驱动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