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碳酸酯(PC)需求增长 迎扩能热潮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近年来,世界聚碳酸酯市场的年需求量达120万顿左右,在欧洲市场聚碳酸酯的销售量已超过预测值,且市场供应紧缺现象时有发生。聚碳酸酯产业未来全球每年增长速度为5.6%。中国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消费市场。
据中国化工报报道,我国聚碳酸酯需求领先增长,但自给率较低,2015年仅为27%。为提高自给率,国内企业加紧技术研发,纷纷上马、扩产PC项目。随着国产企业PC装置投产,两年后市场将会变成红海。
2015年国内PC的表观消费量约165.5万吨,进口量为142.7万吨,出口量为21.1万吨。 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PC产能共89.3万吨/年。中国PC产能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产能占中国总产能的72.8%,中外合资企业占8.7%,国内企业占18.5%。按地区统计,中国PC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北京和山东等省市。其中,上海市产能占总产能的56.0%,浙江省占28.0%,北京市占8.7%,山东省占7.3%。从消费结构来看,电子电器、汽车、板材以及水桶行业是主要的消费领域,这些领域全年的PC消费总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7%。
PC的工业生产技术主要为光气法和酯交换法,光气法主要包括溶液光气法(工艺经济性较差,存在环保问题,已淘汰)、光气界面缩聚法(原料双酚A;仍占据主要产能),酯交换法包括传统熔融酯交换法(简称酯交换法,原料双酚A和DPC;其中DPC由光气制备)、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简称非光气法,原料为双酚A和DPC;其中DPC由酯交换制备)。目前全球PC发展呈现新特点。各国纷纷开发非光气法环保工艺,预计今后新建装置以非光气为主。 国内PC企业近年来呈现出较良好的发展势头。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的PC装置一直以来备受业界关注,作为国内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光气法聚碳酸酯装置,历经三年多建设,于2015年4月20日成功投产,改写了国内无万吨级以上自主工业化装置的历史。据了解,该装置PC生产工艺采用独创的非光气法工艺技术路线,可实现物料全过程循环利用。相对于过去的光气法,不会产生大量含酚废水,不会因剧毒的光气无组织排放危害健康,每年能够消耗3.6万吨二氧化碳。 2016~2018年是中国PC产能的集中释放期。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之后,将有超过100万吨/年的PC装置投建,拟建成或处于调研阶段。其中,7家主要企业的产能就达到125万吨/年。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PC装置预计于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万华化学PC制备使用界面光气法,全套工艺技术自主研发,规模产能40万吨/年。
业界认为,随着国产企业PC装置的投产,再过两年PC市场将竞争激烈。除了PC质量外,企业还应该重视PC改性和下游应用开发。 国内企业已经在不断进行改性研发。大风化工生产的PC已推广到注塑、中高端改性、吹塑、挤出等应用领域。2016年8月,浙铁大风对其第一个正式牌号的PC01-10产品进行了升级。此外,公司又针对现有牌号PC02-10R添加了稳定剂、抗氧化剂、脱模剂、蓝底,使其更适用于注塑、挤出、吹塑等行业。 据预测,2016年我国PC进口量将会有所减少,出口量会稍微增长。预计2016年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68.4万吨,较2015年增长空间有限。由于国内目前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现有的中小型生产装备应加快技术引进,同时配套生产PC复合材料,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形成具有特色的PC加工应用企业。
作为PC原料,未来国内双酚A供需缺口较大,因而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