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销迎来开门红, 新能源汽车订单增长10倍 车企、材料商砸钱忙扩产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月,汽车产销双双呈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分别达到238.8万辆和250.3万辆,同比增长34.6%和29.5%。
据中汽协分析,汽车产销出现环比大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汽车产销形势延续总体较好势头,尤其是商用车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二是2020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加上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环比方面,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影响到企业生产节奏,导致降幅较快。
新能源汽车方面,1月产销同比呈迅猛增长,根据中汽协早前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达到了19.4万辆和1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8%及238.5%。中国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0倍。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共登记销售了1367138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达到了142%,甚至超过中国2020年124.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记录。
塑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工艺、性能要求越来越成为车厂的关注点。同时对材料供应商的材料研发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注塑部件供应商维京塑料公司(Viking Plastic)近日公布了为Jeep牧马人4xe插电混动车型设计的电池冷却交叉水管。
维京塑料生产的塑料冷却液管用于连接电池壳体不同区域的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必须与壳体正确对齐,以便为冷却液开口周围的突缘上提供防漏密封。
据介绍,由于这种管道是采用塑料制成,用螺栓固定在铝外壳上,维京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模具插在不锈钢限压套上。
维京塑料公司表示,他们已经为每种产品开发了系列模具。将机器人集成到注塑系统中,并为每种产品定制的机械手末端加工工具(EOAT)。
如何扩大电池容量并提升动能回收效率,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眼下极受关注的一大话题。减轻车辆零部件的重量也有助于降低驾驶阻力(如滚动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从而减少能耗。
赢创与合作伙伴开发电动车动力电池壳体解决方案。
赢创携手Forward Engineering、LION Smart、Lorenz Kunststofftechnik和Vestaro(赢创与Forward Engineering组建的合资企业)四家公司,自2019年末起着手研发模块化多材料技术,并于近日推出一款品牌兼容性好、成本效益较高的动力电池壳体解决方案。相较于其他常用材料组合,该方案能够为电池壳体减重约10%,并且机械性能不会有丝毫损失。
据介绍,这一解决方案适用于65 kWh、85 kWh和120 kWh三种规格的电池,可适配多种车辆大小等级。其中,电池壳体由玻璃纤维(GF)-片状模塑料(SMC)制成,而赢创VESTALITE. S高性能环氧固化剂被用于该材料的制成中。使用VESTALITE. S体系的SMC电池壳体的性能水平与传统的金属基电池壳体相当,同时较现有成本较高的SMC电池壳体,重量大幅减少。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SMC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机械性能极为出众。以环氧树脂替代传统聚酯树脂,可减少玻璃纤维增强SMC材料在下游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此外,该SMC材料还可满足所有防火性能标准,易于加工,且适用于复杂的几何设计。目前,这一全新电池壳体解决方案已通过批量生产可行性评估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检测。
此外,参与合作的Lorenz Kunststofftechnik公司还开发出了一种成熟的玻璃纤维强化SMC材料回收体系,可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对可持续性的要求,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新材料的价值。
根据market and market的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的车用塑料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6.9%,将从2020年的7.9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26.21亿美元。无论是仪表板、座椅、内饰件、保险杠,还是车身、电池和发动机、照明等部件,车用塑料(ABS、PU、PA、PC、PVB、PP、PVC、PMMA、HDPE、LDPE、PBT)都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