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搜料网资讯:

拟建绿色石化创新中心,科技减碳

每一次签约,都充满期待。1月6日,在舟山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舟山与浙石化签约共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

抢占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制高点,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引入清华大学科研技术团队,共同开展绿色石化、碳中和领域技术创新。

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拟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石化领域重大创新平台,推动舟山、浙江乃至全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双碳背景下,舟山市探索科技赋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早日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有益实践。

围绕双碳目标,市科技局综合研判,提前布局,积极孵化、引培“碳中和”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通过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让绿色低碳技术在舟山落地生根发芽。

6千亿石化产业背后,减碳压力巨大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内,一座座大型石油炼化设施拔地而起;多个原油、石化产品运输码头一字排开,大型货轮往来不息……一幅“超级工厂”的震撼画面徐徐铺展。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液化码头5号泊位,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工产品每天就是通过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据统计,2021年1~11月,浙石化实现产值1204亿元,我市首个千亿级产值企业诞生。

绿色石化基地项目一期于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四年建设,今天的鱼山岛犹如一个巨大的“钢铁之城”,一边是已经投产的一期项目,另一边是即将建成的二期项目,创造了十年任务四年完成的“鱼山速度”。

浙石化总裁刘明辉介绍,项目二期投产后,石化基地将实现4000万吨/年炼油能力,1180万吨/年芳烃和42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到2025年,绿色石化基地将形成一个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6000亿元。

然而,双碳背景下,炼化行业普遍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压力。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估算,全国炼化行业加工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石油炼制与石化加工过程碳排放约4~5亿吨,燃烧碳排放约10亿吨。

“要发展经济,又要符合‘双碳’目标,科技赋能石化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是趋势。”刘明辉介绍,双碳背景下,碳减排时间紧,石化行业体量大、流程长、发展惯性大、路径依赖强、碳排放系统化基础数据少,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实现减排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新能源化工产业深度融合先行者

双碳背景下,石化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那么,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向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绿色企业转型?

2021年以来,市科技局主动作为,积极搭线引桥,对接清华大学,引入科研团队共同谋划,高质量推进“双碳”工作落地见效。

2021年6月,市科技局牵头邀请清华大学与浙石化董事长李水荣在舟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明确敲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意向。随后,多次组织浙石化和清华大学线上线下对接,对合作内容和总体投入形成了共识。

2021年12月2日,市科技局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费维扬一行来舟考察绿色石化产业,实地踏访了绿色石化基地,为石化产业的碳减排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在市科技局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通过频繁对接探讨和沟通,舟山市、浙石化、清华大学三方逐渐形成共同推进绿色石化和碳中和领域创新共识,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应运而生。

“我们要发展,也要低碳。”费维扬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洋经济与化工发展紧密相连,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很多新材料,而石化产业可为这些新材料提供原材料,“‘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们更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来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行业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国内顶尖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呼之欲出

作为石化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打造成什么样?接下来怎么干?

“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按照‘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的发展思路,紧扣浙石化炼化一体化、新材料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展技术创新,突破关键工艺流程,实现绿色石化绿色制造,带动上下产业转型升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打通“科学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途径,以自主创新研究成果补齐产业技术短板。

建设初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于“二氧化碳捕集与高附加值利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微化工技术在炼化工艺技术中的应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尼龙66产业链卡脖子技术、VOC治理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

未来,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建成能集聚国内顶尖科研资源,吸引领军型创新人才、策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助力舟山市将集约型一体化的态势转化为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优势。

通过三年建设,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集聚300名以上高水平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组建不少于5个产业化专业团队,建成不少于3个科学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大型综合研发中心,形成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化工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0项;开发精细化学品新品种或生产新工艺不少于10项,拓展市场规模100亿元以上。

五年内争取创建为领域类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为石化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根据项目签约内容,我市将全面落实配套政策,提供初期临时性办公用房,适当提供支持经费。在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浙石化政策优惠。

提前谋划抢占先机 创新引领产业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面对这场“大考”,市科技局展现出积极姿态和奔跑劲头。

2021年7月以来,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和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分析舟山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瓶颈和创新需求,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并于8月底在全省各地市率先编成了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实施方案,得到了省相关部门的肯定。

2021年以来,由市科技部门组织实施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实施的15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在滨海蓝碳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学术论文在海洋化学和环境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1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突破了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技术模式,推动设立了浙江沿海10个产卵场保护区;全市已累计培育双碳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去年新组织实施的12项“尖兵”“领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力提升了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态养殖等产业的技术水平。

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保障更高质量的落地应用。位于岱山海域的LHD联合动能海洋发电项目——“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首期1.7兆瓦机组连续发电并网运行54个月,累计发电229万千瓦时,创稳定运行时间和并网发电量的世界纪录,目前第二期1.6兆瓦机组即将投入运行。

抢占双碳先机,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绿色转型,释放出更多“绿色能量”。由市科技局、江苏科技大学和海洋科学城三方联合组建的舟山市江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于2021年4月落户海洋科学城。目前,该研发中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积极向绿色转型,与中集安瑞科公司开展了LNG混合动力船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就氢能源电池动力船舶在舟山的推广应用进行合作。

目前,该中心申报的“基于节能环保的船舶直流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制”项目,解决了船舶直流电网能量匹配及其管理的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该技术在国内的空白,为打通我国船用直流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技术瓶颈提供了一种方法,对行业和产业技术具有重大的带动性。

科技赋能“双碳”早日由构想成现实

锚定目标不动摇,蹄疾步稳不松劲。聚焦科技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目前市科技部门正在精心组织实施《舟山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仰望星空筑梦、脚踏实地前行,一幅碳达峰的路径图渐渐清晰——

“十四五”期间,舟山将依托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等院校,新建国家级、省级蓝碳创新平台5家以上。

深入实施“揭榜挂帅”,五年内在低碳、零碳、负碳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0项以上。

培育蓝碳科技型企业,引培并重,加大创业孵化、科技招商力度,五年内新培育蓝碳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

支撑海洋生态修复,重点组织开展碳汇海藻贝类高效养护技术、综合养殖碳汇扩增技术和人工鱼礁构建技术应用研究,五年内开发固碳海洋养殖新品种2个以上,实施5个生态修复场景,力争单位海域面积固碳能力提高10%。

突破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探索研究海水制氢、远海风电、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大力推进潮流能科研成果推广示范,五年内力争成功开发高效能海水制氢装备,潮流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0兆瓦以上,实施风光流储多能互补供电系统在海岛的应用示范。

到2025年,舟山将初步构建海洋特色鲜明的全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