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禧科技发布公告
已有人阅读此文 - -近日,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禧科技”)发布公告,宣布终止 “3D打印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研发与产业创新团队”项目并退回剩余财政补贴1774万元。
公告称由于目前国内3D打印市场尚未成熟,其技术在民用领域仍未跟上发展步伐,致使无法在项目实施期内完成约定的经济目标,预计3D打印互联网服务平台项目短期内还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选择终止该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银禧科技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95亿元至6亿元人民币。
项目引入5年未盈利
银禧科技最早引入3D打印项目是2013年。根据其公告,公司从2013年10月开始进行3D打印改性塑料耗材的研发工作,以开拓公司在3D打印使用耗材的新领域。
为加快研发进程,银禧科技引进了以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创新科研团队,并向广东省科技厅申请引进创新科技团队的政府资助。
2015年5月,为加快公司3D打印业务的发展,银禧科技旗下子公司苏州银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深圳三维魔坊网络有限公司,专门从事3D打印服务、3D打印创意礼品销售及设计师资源整合等业务。
此外,为扩大其3D打印业务版图,银禧科技于2015年7月公开表示计划收购位于以色列的一家3D打印种植牙高科技公司部分股权。
但因双方在股权比例、交易标的作价及对未来业绩保证等方面未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此项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2017年年报中,银禧科技提到,3D打印技术应用实现全面产业化仍需较长时间,项目短期内难以取得较高的盈利。
在披露的2018年中报中,银禧科技提到,公司3D打印业务项目紧张尚存在不确定性。
近日,银禧科技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说明会,预计2018年,银禧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420%至-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金额为5.95亿元至6亿元。
依然继续研发3D打印耗材
在这次退回财政补贴的公告还表明,虽然公司“3D打印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研发与产业创新团队”项目已终止,但公司在3D打印材料方面的产品研发及制造不会停止。
在其2018年半年报中,银禧科技指出公司研发的尼龙粉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的一直垄断的局面,可以替代该进口产品,目前银禧科技是国内能生产该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
公司还开发出了食品级PLA, 食品级PETG,丝绸色丝材,柔性PLA、 ASA等新型产品并投入市场销售。
尼龙粉末类产品则推出了黑色尼龙6和TPU粉材,TPU粉材被广泛应用在鞋材市场。
中国3D打印起步晚 前景广阔
中国3D打印自上世纪90年开始发展,由于起步晚,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仍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材料方面也比较依赖国外进口,因此需要加强在这些方面的水平。
虽然中国3D打印行业起步晚,但整体发展势头迅速。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9809个,而2013年只有757个,可见中国3D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2018年,3D打印行业更朝着并购、自动化、体素控制、金属3D打印技术分化、数据线程和数字双胞胎等方向发展。
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行业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另外,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在电子、汽车、医疗、基建等方面的崛起,未来会进一步为3D打印行业带来广阔前景。
产业布局
而从目前产业布局来看,北京和上海聚集了主要扫描仪和控制软件厂商,以及3D打印机用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相关厂商。
3D的打印设备层面,湖北和陕西在金属材料3D打印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广东在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艺术创意等应用服务层具有明显优势。
京津冀地区:3D打印产业发展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多地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长三角地区:具备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区位条件和制造业基础,已初步形成包括材料、设备和服务的全3D打印产业链。
珠三角地区:国内3D打印应用服务的高地,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
中西部地区:国内3D打印材料的产业化重地,集聚一批龙头企业。
市场规模及预测
目前,中国的3D打印应用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47.4%。伴随着中国3D打印技术的相应成熟,在航天航空,汽车等行业需求将持续增加。
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