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碳图景之再生塑料也要碳中和!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再生资源利用为支持零碳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既有助于碳减排,又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从全球看,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Material Economics的研究,仅在钢铁、铝、水泥、塑料和食品五个行业进一步推广再生资源利用,到2050年的温室气体年碳排放将减少93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交通部门的碳排放量。据相关研究,中国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可在2020到2025年间实现400亿吨碳减排,对零碳转型贡献率超30%。
图1 打造净零碳排放经济的3个步骤
图2 三大重点领域资源再生的减排贡献和市场规模预测
(其中高耗能行业有钢铁、水泥、铝和塑料的产品再生;废弃生物质有秸秆、林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能源化利用以及电动车动力电池回收用于储能等三大领域。)
塑料再生资源利用市场潜力
高耗能的工业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零碳或大规模脱碳的难度大。目前行业普遍认可的实现脱碳手段包括加强资源再生实现需求和生产物料减量化、进一步提高能效、提高电气化水平、氢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替代、部署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等脱碳技术。
显然,与其它脱碳技术相比,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具有技术成熟度高、投资回报大、现有资产利用性强等优势。可挖掘以下两个方面的资源再生潜力:
■ 在设计和消费环节减少浪费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需求;通过共享的商业模式和增加产品使用寿命来降低获得单位服务所需的产品量。
■ 减少原为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的碳排放,主要手段为提升回收材料生产替代初级产品的占比。
图3 塑料行业的产量趋势和回收潜力
(注:参考情景(RTS)下,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趋势保持不变,产品产量主要由经济结构和生活水平决定,无显著的需求减量措施和回收水平提升;零碳情景(ZCS)下,中国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有较显著的需求减量措施和回收水平提升。图中数据为粗略计算。)
图4 塑料初级产品和再生产品碳排放强度对比
塑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趋势
回收再利用潜力的充分释放将大大降低塑料生产对初级原料的需求。到2050年,我国再生塑料占总产量的比例将达到60%,而目前的水平仅为23%左右。同时再利用将促进更多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商业化,既成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主题下的竞争优势,也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力量。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需求量将继续保持总体增长趋势,未来塑料回收产业的资源供应量充足,但需要完善的回收链条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来撬动市场。目前,中国队的年人均塑料消费量在45千克,是主要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塑料需求量还将继续上涨,塑料回收产业市场规模可观。塑料回收利用潜力的释放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由回收体系完善带动的物理回收水平提升,和由技术进步驱动的化学回收市场的扩张。目前,中国的塑料回收基本是工艺较简单的物理回收,存在产品降级等短板,无法产出附加值较高的塑料产品,而化学回收将成为塑料回收中更大的利润池。预计,2030年将是塑料物理回收潜力充分释放、化学回收市场开始快速增长的节点。从技术趋势看,能将废塑料回归到分子层级进行重新组织从而拓宽产品类型的化学回收会是未来的一大重点。
新一代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崛起,追求绿色产品和包装的医院不断加强,将推动各大消费品公司开展减少塑料的使用、使用回收塑料和开展塑料回收行动。根据凯度咨询的调研结果,93%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厂商或品牌在减少白色垃圾上做得不够,而减量、替代以及重复利用塑料是他们认为厂商应该采取的重要措施。在这一趋势下,各厂商或品牌也已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销售环节展开布局。例如,联合利华在近几年推出的全新品牌花漾星球,产品瓶身采用100%PCR再生塑料包装;科颜氏从2018年就开始推出空瓶回收计划,鼓励消费者将空瓶带到柜台进行回收,换取积分兑换礼品,为消费者参与空瓶回收提供持续激励;可口可乐公司不仅通过净滩公益活动聚集消费者参与废品回收,还通过与好瓶的合作,推出再生塑料制成的环保潮品,包括13个回收塑料瓶再生而来的“在乎衣”和24个塑料瓶再生而成的“24包”,其中24包每卖出24个还能为灾区多捐赠一顶救灾帐篷。这些来自于企业的行动,不仅让塑料回收成为现象,也通过多元的创意丰富了可持续和低碳生活的内涵,有助于促进消费者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循环经济理念在大众和行业中的普及。
同时,塑料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催生新的商业服务形态,其动因包括新价值链环节的产生,以及新的互动关系的形成和加强。塑料生产的下游企业,即消费品公司,通过对塑料回收的再生塑料使用方面日益增长的激励机制,催生了新的服务型企业。例如好瓶,专注于用塑料瓶再生出各类产品的方案解决,结合了塑料回收、设计、生产等环节。又例如,泰瑞环保公司着重回收过程,提供线下回收方案的设计、协调和执行,通过科颜氏、高露洁、欧舒丹、爱茉莉等公司的案例积累,逐渐形成在中国进行塑料回收的专业性。同时,在新的价值量中,互动关系的形成和加强也将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实现塑料回收的信息溯源、资源整合和行动调度。
产业机遇纵览
总体而言,再生资源利用及其相关产业链条上的机遇,可来自基于既有价值链环节的创新空间的开拓、全新环节的形成以及不同环节间的新的互动关系。参考以下三个主要特征,把握未来的趋势,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机遇。
既有价值链环节的创新空间开拓:商品制造型企业为顺应国际和国内经济政策和市场趋势和应对竞争,在资源开采、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上进行创新。
全新环节的形成:要实现行业生态从线性模式到循环模式的转型,新的产业链环节必将形成,产生新的利润池,并成为原有产业链环节的桥梁。
不同环节间新的互动关系:在以循环模式为特征的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本身也将诞生新的商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