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盟官方公报2018年2月14日发布法规(EU)2018/213,规定了食品接触用清漆、涂料中双酚A的要求,修订了 (EU) No 10/2011中双酚A的限量值,并引入符合性声明的要求。新法规(EU) No 2018/213于2018年9月6日正式实施。
该法规中,将食品接触塑料中的BPA的特定迁移限值由0.6mg/kg降至0.05mg/kg,降低12倍。由于双酚A对于人体尤其是婴儿存在的潜在影响,作为PC的主要原料,它的应用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进而影响PC在食品包装容器及婴幼儿奶瓶中的应用。
受此影响,近年来,中国国内PC材质奶瓶的生产及使用量也在大幅减少。
2。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
该目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6万吨/年及以上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装置被列入“鼓励类”项目。
2014年及以前,中国聚碳酸酯产能严重不足,进口依存度均超过80%。为了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减少对进口料的依赖度,国家发改委将“6万吨/年及以上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装置”列入“鼓励类”发展项目。
2015年,中国首家国有生产企业浙铁大风10万吨/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装置投产。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有鲁西化工、万华化学、利华益维远等多家生产装置先后投产,截至2018年底,中国聚碳酸酯总产能达到126万吨/年,较2014年增幅达到147%,国产化程度迅速提高,其中非光气法装置产能占比超过18%。
3。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3个类别组成,其中6万吨/年及以上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装置不再位列鼓励类项目。
2018年为中国聚碳酸酯产能集中释放元年,全年新增产能达到38.5万吨/年,同比增幅达到44%。与此同时,多家企业先后公布扩能或产能投放计划。预计到2021年,规划项目将大部分完成建设和投产,国内聚碳酸酯总产能将接近400万吨/年。供应过快增加,将给国内聚碳酸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相较于2017年仅为2.4%的表观消费量增长率,供需增长的不平衡或导致在未来几年呈现供应严重过剩状态,因此在2018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18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报告重点监测的28个主要石化产品中,PC首入产能预警。
调整后的目录有利于更好地引导社会及企业的投资方向,减少资金盲目流入带来的产能过剩及浪费,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未来中国PC行业的良性发展。据了解,截止到2019年目前,部分前期公开聚碳酸酯项目目前已停止推动,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国家及企业资金和产能浪费,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4。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19年6月30日发布,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其中,“6万吨/年及以上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列入鼓励类项目。
由于核心技术的难以突破,目前中国新上企业所产PC多集中在低端领域,且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这将导致未来中国PC市场的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而国内所需要的高端料仍依赖进口。“6万吨/年及以上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列入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将有效引导外商的投资方向,提高中高端PC产品的国产化水平,进而减少对进口的依存程度。
关注搜料视点,了解更多行业资讯、企业动态、材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