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利润首破万亿元!傅向升:非凡的去年取得非凡业绩
2月1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举行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主持,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范敏发布2021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发表了题为《业绩超预期 稳中再求进》的报告。化工号特刊发全文,以供业内参考。
一、非凡的去年取得非凡业绩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第一个极不平凡:综观全球、透视全年,年初世界头号大国换了新总统,本以为霸权行径可以回归理性,一年来的事实证明“本国优先”继续肆无忌惮;新年伊始英国正式脱欧,欧盟战车折戟中缓慢前行,年底欧洲大国换了新总理,“三驾马车”的执政格局有待政治智慧的驾驭;下半年打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花费2万亿美元、美军死亡2400多人的代价、一片狼藉的以“西贡时刻”收场,把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再次交还给塔利班;年底,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都局势突变,阿拉木图重演“颜色革命式”暴乱,新总统在正义国家的支持下、联手集安组织果断平暴,新年钟声刚过即恢复稳定。
第二个极不平凡:全球政治看,“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中欧关系保持了战略与大局稳定,中美关系对话与博弈中竞争在加剧,中日韩和中东盟一体化得到实质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不断深化,中印关系度过了一年静音期;俄美关系和俄欧关系因乌克兰新的危机在“隔空制裁”中紧张加剧,美伊关系因伊朗核危机谈判重启、在缓和氛围中共同迎接新年的钟声。
第三个极不平凡:全球经济看,2021年是一个经济复苏强劲、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上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5.9%,世界银行1月11日《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5.5%。虽然世界经济总量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世界银行说这实现了80年来最强劲的复苏。
第四个极不平凡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肆虐,2021年初人们预测随着疫苗注射率的提升,从下半年开始疫情会得到控制或根本好转,可事实是病毒在上半年出现了德尔塔变异,造成发达经济体和印度等南亚地区新的大暴发;下半年又出现了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新变异,造成欧美以及全球性“海啸式”大暴发,多国日增新确诊人数连创新高,每一次的变异、每一轮新的大暴发。都对各国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及经济造成新的停滞和严重冲击,可以说2021年是人类历史经历又一次疫情劫难的一年。
去年的中国最不平凡:中国是全球大国和主要经济体中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国家,虽然不时有南京、西安、宁波、河南、天津等多地零星散发,但做到了总体可控;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百年华诞,并总结了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实现了全面小康,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平台,成为继疫情大暴发以来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以后,再次增长8.1%、经济总量达到114.37万亿元,人均接近8.1万元、按年均汇率计人均达到了1.255万美元,虽未达到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但已超出2021年世界人均1.21万美元的水平。
中国石化行业“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经济业绩也是大大超出预期,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8%;进出口总额8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8.7%。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这组数据远超年初的预期,尤其是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
下面,从“4个历史新高”“4个数量增加”“3个首次下降”和“用汇额上升”来分析去年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1. 4个历史新高。
一是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比历史上做好的年份超出4000亿元,创了历史新高。
二是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石化行业利润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三是化工板块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化工板块规上企业利润总额7932.2亿元,超出化工板块“十三五”最好的年份31%,创历史新高。
四是化工板块收入利润率创历史新高,化工板块收入利润率首次达到9.16%,高于“十三五”最好年份2.27个点,创历史新高。
这几个历史新高,各业务板块、各子专业都感同身受,外资和内资企业更是盆满钵满。
2. 4个数量增加。
一是原油天然气产量增加。全年油气总的当量产量增长5.1%,其中原油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2.4%,这是连续3年增长;去年天然气产量20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这是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原油天然气的增产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低碳能源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原油加工量及其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增加。原油加工量突破7亿吨,同比增长4.3%,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5.7%。其中,成品油产量增长7.9%(其中汽油增长17.3%、柴油增长2.7%),燃料油增长22.1%,石脑油增长12.6%,乙烯增长18.3%,合成树脂增长5.8%(其中聚乙烯增长9.7%、聚丙烯增长10.5%、聚氯乙烯增长2.1%),合成橡胶增长2.6%,聚酯增长9.3%。
三是主要石化产品的进口量和消费量增加。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增加10.3%(其中,汽油增加20.8%、柴油增加4.6%),燃料油进口增加10.3%、消费增加16.6%,液化石油气进口增加24.6%、消费增加11.7%,乙烯进口增加4.5%、消费增加16.9%,纯苯进口增加41.1%、消费增加12.3%,涂料进口增加19.5%、消费增加19.7%;多种无机化工品如烧碱、纯碱、硫酸、盐酸等的消费量也都增加。
以上主要石化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大幅增长,证明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生产继续向好、市场继续恢复。
四是规上企业数量在增加。到2021年底规上企业的数量26947家,比上年底增加908家,数字虽然不大,但这是连续5年减少的情况下首次增加。据统计“十二五”末的2015年石化规上企业的数量29765家,此后连续下降,最明显的是2018年比2017年大幅减少1494家,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减少到26039家,即“十三五”规上企业累计减少3726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企业数量的增加,说明过去几年我们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取得明显成效,也说明布局合理、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是支撑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3. 3个首次下降。
一是原油进口量下降。去年原油进口5.13亿吨,同比下降5.3%,这是我国原油进口量连续20年增加的情况下,首次出现的下降。我们分析认为油价高位是重要因素,去年全年布伦特均价70.72美元/桶,比上年度均价上涨69.4%,通过国家储备、视国际市场油价的走势、宏观调控原油进口量,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省外汇,而且还可以抑制投机资本牟利;当然,原油进口量的下降,也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贯彻中央部署、实施“油气增产七年行动计划”取得成效的体现;也许还与我国实施“双碳”战略,逐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有关。
二是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由升转降。因原油进口量的减少,原油对外依存度也由上年度的73.6%下降为72%。首次出现的原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的“双下降”,千万不能简单的理解甚至误解为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峰值已现,这只是我国消费市场对国际原油供求和价格的一次正常反映,再说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的支撑,也就离不开原油这一主要原料的安全保障。
三是主要合成材料进口量下降。据统计合成树脂进口量同比下降16.5%,其中聚乙烯进口下降21.3%、聚丙烯进口下降29.4%、聚氯乙烯进口下降52.7%、聚苯乙烯进口下降11.8%、ABS树脂进口下降13%,合成橡胶进口下降16.8%,合成纤维单体进口下降25%,这些产品都是在连续多年进口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的下降,尤其像聚乙烯自“十三五”起每年进口量超千万吨,连年大幅增长,2020年进口高达1853.4万吨。冷静分析:合成材料产品进口量的下降,一个体现是我国新增产能补了原来的供应不足,另一个体现是我国技术创新补了部分高端产品的短板,这是可喜的一面;而可忧的是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尚未完全修复,又加上房地产不景气、汽车产销低谷,都对石化材料市场造成影响。
4. 用汇额上升。
进一步分析发现,去年的产品进口存在“一降一升”现象,即很多石化产品进口量下降,而进口额却大幅上升。如原油进口量下降5.3%,进口额却大幅上升42.9%;有机化学品进口量下降13.7%,进口额却上升27.6%;合成树脂进口量下降16.5%,进口额却上升17%(聚乙烯进口量大幅下降21.3%,进口额却上升4.6%;ABS进口量下降13%,进口额却上升22.7%;环氧树脂进口量下降22%,进口额却上升16.5%;PC进口量下降7.9%,进口额却上升32.3%);乙二醇进口量下降20.1%,进口额却上升16.4%;丙烯腈进口量下降33.5%,而进口额却上升25.6%。这“一降一升”说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和石化产品价格都是高位,所以造成量减价增,由此也造成去年石化行业的贸易逆差再次扩大32.3%、高达2689.9亿美元。
二、开局之年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石化全行业、广大石化企业和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做好石化产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战略,不仅全行业经济运行业绩超预期,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而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取得许多新的进步。
1.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部署。
一是行业规划重点突出。以李寿生会长任组长的石化产业“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从2019年四季度联合会领导分别带队开启全行业、各省区市、各石化企业调研,历时一年半时间,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几经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几经修改,编制完成《石化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及2035远景目标》,确立“四大战略”、“五个重点子行业”、“五大共性领域”的重点任务,连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园区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于去年初进行了视频发布,5月份又在钦州石化产业大会期间进行了重点宣贯。
二是宏观规划指导性强、专业规划细化具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编制能源、原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与石油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各专业协会分别组织编写了油气行业、氮肥、磷肥、甲醇、农药、氯碱、纯碱和氟化工、有机硅、聚氨脂、涂料、染料、橡胶工业等专业领域的“十四五”发展规划。
三是各省区市规划思路清晰。各省区市、重点石化园区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产业政策,参照行业发展规划,也都认真研究、高质量编制完成了本省、本地区石化产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石化第一大省山东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末化工行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达到2.65万亿元,以建设石化强省为目标,围绕炼化一体化、海洋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石化基地,重点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现在的石化第二大省广东省,提出“十四五”末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以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为重点,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浙江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末石化产业总规模1.8万亿元,将宁波(含舟山拓展区)绿色石化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培育千亿绿色石化园区6个,全省炼油能力超亿吨、烯烃产能1500万吨、芳烃产能1400万吨。江苏省提出总规模达到1.4万亿元以上,将重点发展沿江/沿湖产业区、沿海产业区、苏北产业区“三大布局”,“十四五”末形成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和28个化工园区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其他还有河南、辽宁、福建、海南、四川、宁夏等省份,也都相继发布了石化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到去年底,国家宏观规划、行业发展指南、各地都明确了石化产业“十四五”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石化产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布局、重点和目标任务都已明确。
2. 创新引领成果丰硕。石化行业和广大企业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与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配合相关部委组织好重点创新工程和技术攻关,又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攻略、开展创新示范、主攻补短板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鉴定与奖励等都取得丰硕成果,一批陆上、深海和超深海油气勘探技术、页岩气开采技术和一批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3. 绿色发展方面成效明显。年初发布《石化产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南》,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责任关怀,聚焦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安全环保的管理水平,重视安全环保政策研究,推动废盐、废酸、废催化剂、废包装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强化标准化支撑,石化行业和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绿色发展水平都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改善,废弃物排放量大幅降低,为保障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贯彻“双碳”战略扎实推进。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积极行动、扎实推进,认真做好行业研究、政策制定、统计核算、人员培训、碳交易市场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年初17家石化企业和园区共同发布《石化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认真研究制定《石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组织开展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先后对科学界定碳排放因子、重点产品固碳率标定、碳排放检测方法完善、提升统计核算标准可操作性等研究,扎实做好行业“双碳”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开展炼油、乙烯、甲醇、合成氨和尿素等重点产品配额分配技术规范及碳排放基准值设定的研究,加快行业低碳节能标准体系的建设,不仅为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与山东、内蒙古、新疆、江苏、陕西、宁夏、辽宁等多个省和自治区,为做好“双碳”工作一起研究,一起推进,做了充分的准备。
5. 园区管理规范提升。各园区践行“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高效、产业协同、集群化发展”的原则,专门研究编写了《全国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中长期发展展望》,确立“十四五”期间石化园区将重点组织“五项重点工程”,依托70家重点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重点培育环渤海湾、杭州湾、海西湄洲湾、泛大亚湾“四个沿海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和“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智慧化工园区和绿色化工园区创建和试点示范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
行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也都克服疫情的影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得到在华跨国公司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他们的肯定和赞誉!行业重大问题研究,不仅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提出解决困惑的工作建议,也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去年我们还出版了《中国工业史:石油卷》和《化工卷》《中国化学工业百年发展史》,为党的百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能取得以上非凡的业绩、实现良好开局实属不易!这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石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进取、埋头苦干的结果。过去一年我们到各地调研,走进企业、走进园区、走进车间,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铁人”的身影,正是大家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才在过去非凡的一年拼出了非凡的业绩、实现了良好开局。
在此向石化战线的企业家们、科技工作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石化战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时时处处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石化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新一年的新形势新机遇
2022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之年,蓝图铺展、部署已就,今年应该是甩开膀子大干的一年。当然,今年也将是国际国内环境极其复杂的一年,世纪疫情的冲击还在持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头号大国进入中期选举,欧洲另一个主要国家法国进入选举年,美俄因乌克兰危机能否握手言和伊朗核危机在曙光初现的情况下能否“八方化解”,中国将喜迎党的二十大,这些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汇聚到一年。2022年的世界舞台从第一季度的帷幕开启、到第四季度落幕的时候,呈现给我们的是波澜起伏、还是精彩纷呈呢?这都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和石化行业的经济运行。当前看,石化行业新一年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1. 疫情影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疫情暴发的第一年就有人基于世纪之初的SARS预测:到夏天就过去了,就像当年的SARS一样“冬来夏去”;可是不仅夏天未去,而且第二年春季出现了新的变异德尔塔,造成新一轮大暴发。当时又有人乐观地预测:随着疫苗注射率的提高,疫情就会被控制住。可到了冬天又出现了扩散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目前全球确诊人数累计已超过4亿,死亡人数已经接近580万,现在每天的新增确诊数量还在增加,当前看疫情短时间内还难已结束。奥密克戎新变异在全球的大规模传播,不仅阻碍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对欠发达经济体因疫苗严重缺乏影响更加严重。因此,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迅速传播,给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世界经济的前景乌云密布;世界银行1月份也警告说: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持续影响经济增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前景”,全球经济增速恐放缓;世卫组织更是忧心忡忡,所以说疫情是影响全球经济继续复苏的最大不确定性。
2.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受疫情的影响、供应链不畅以及美国等一些国家因通胀而紧缩政策的影响,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低于上年度的5.9%,比之前的预测下调了0.5个点,同时还下调了美国、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今年的增速;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的5.5%下降到4.1%,同时预测美国将从2021年的5.6%降为3.7%、欧元区将从2021年的5.2%降为4.2%。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去年全年增速8.1%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但增速前高后低明显,增速逐季下行、尤其是下半年:第三季度增速4.9%、第四季度增速4.0%。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我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作了下调:比之前的预测下调了0.8个点至4.8%。世界银行预测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是5.1%、低于去年的8.1%。石化产业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也将是明显的,去年营业收入增长30%、利润总额增长126.8%,这样的高增速主要得益于原油及主要化学品价格的大幅增长,这样的高增速是在特殊的年份获得的一份特殊的业绩。也正是这样的高增速“双双”创造了收入和利润的历史新高,这样高的基数,保增长的压力很大!我们必须冷静对待去年这份成绩单,理性地分析新一年的新挑战,更好的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体部署!
3. 产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去年,大宗原材料和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不仅上涨幅度大,而且价格高得让人不敢直视。到9、10月份很多产品价格高峰的时候,很多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只能采取停车检修等措施来规避。布伦特油价1月份50.23美元/桶,一路走高到11月份达83.71美元/桶,12月回调到80.79美元/桶,全年均价同比增幅69.4%;46种重点监测的无机化学品中全年均价同比上涨的有39种,占比高达84.8%;87种重点监测的有机化学品中全年同比上涨的80种,占比更是高达92%。有的个别产品高点高得离谱:碳酸锂12月份的高点2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157.3%;多晶硅11月份的高点18.5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111.6%;双酚A10月份的高点2.24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102.2%;PVC10月份的高点1.48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48.8%;高压聚乙烯10月份的高点1.33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28.5%;ABS10月份的高点1.79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25.2%;环氧树脂10月份的高点3.7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58.3%;己内酰胺10月份的高点1.61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38.7%;丙烯腈12月份的高点1.55万元/吨、全年均价上涨63.4%。看着这组数据怎不令人乍舌?
新的一年无论是大宗基础原料、还是主要石化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会如此之大。从供求关系和地缘政治局势判断原油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高,布伦特均价在75美元/桶左右。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将略低于上年,实际上从去年11月份石化产品的价格已经在回调,12月份更加明显:油气开采业出厂价格环比下降6.9%,化学品出厂价格环比下降2.1%;重点监测的46种无机化学品环比上涨的有21种,比11月份再降21.7个点;重点监测的87种有机化学品环比上涨的有25种,比11月份再降4.6个点。
4. 供应链保障面临挑战。石化和化工的生产过程与一般的加工业不同,设备和装置的连续稳定很重要。因为石化和化工生产过程一般都需要高温高压,而石化化工产品的自身特殊性大多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所以生产过程的连续稳定、产品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
疫情的影响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严重影响,有的是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生产,有的是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去年全球共同感受到的就是芯片,由于全球芯片的断供,电子产品、汽车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另一个供应链吃紧的表现是“一柜难求”“一船难求”,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人工缺乏,由于缺卡车司机很多货轮拥堵在港口。这种状况今年是否可以缓解?从目前疫情的情况看可能短时间还难以缓解。
而对我国石化产业链的供应问题,我们还增加了一份担忧,就是去年9月下旬开始因“能耗双控”政策有的地方简单“一刀切”,不少园区和企业遭遇到被限产停产,甚至被拉闸限电,个别企业还遭遇到事先不通知就断电,这不仅威胁到石化产品供应链的稳定安全,而且直接威胁到石化装置、化工企业和园区的生产安全。如果突然断电造成烯烃、有机化合物在反应釜或容器内自聚,轻者造成设备损失,重者就是温度失控造成爆炸,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我们希望新的一年简单粗暴“一刀切”式的执行方式不再发生,我们也相信如果完整准确的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的精神和要求,今年和今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以上分析了新的一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把形势分析的透彻一点、把挑战看的严峻一点,为的是未雨绸缪,为的是把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有些事情可以不发生,但千万不能临危受挫,甚至惊慌失措。当然,在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面前,我们不应该畏难,更不应当气馁,在分析形势、看到挑战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辩证的看到“危”与“机”并存,新的一年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还有很多有利的因素,还有许多新的机遇:
一是世界经济仍然是正增长。当前的共识是世界经济今年增速放缓、存在下行压力,但仍是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4%,美国将增长4%、中国将增长4.8%、欧元区将增长3.9%;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4.1%,美国将增长3.7%、中国将增长5.1%、欧元区将增长4.2%。包括联合国的预测,数值不完全一致,但趋势是一致的:都是正增长,而且全球4.0%以上的增长还是不低的增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十三五”世界经济增速的统计:2016年是3.2%、2017年3.8%、2018年3.6%、2019年3.0%,2020年受疫情影响是-3.5%。可见,全球经济4%的增速是不低的。
二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总量达到114.37万亿元,按年均汇率算17.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接近20%,去年的增量约13万亿元,按年均汇率算高于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增量的约30%,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0%左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增速在合理区间”的精神预测:我国今年经济增速在5.5%左右是大概率。再加上中央明确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我们所拥有的宏观调控的空间和潜力,中国经济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火车头作用。
三是石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大。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14亿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工材料和石化产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汽车、家电、电子信息、轨道交通以及建筑等都需要大量的化工材料及高性能复合材料,需要大量的纤维材料、膜材料和保温材料,需要大量的防腐材料、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以及大量的精细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去年进口有机化学品6312.4万吨、合成树脂3124.3万吨、合成橡胶591.6万吨、乙二醇842.6万吨,这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对石化产品和化工材料的旺盛需求。据美国化学理事会的预测,今年全球化工行业将增长3.8%,欧洲化工业委员会、德国化工协会等也都对今年全球化工市场表示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计入能耗总量。可见,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需求、政策利好都为今年石化行业提供了更多新的机遇。
四、新的一年稳中再求进
在去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新的一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伟大的建党精神激励着我们,深刻领会并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力度,加大重点石化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培育的力度,加快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加快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开工和建设,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全力打好“稳增长六大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的一年石化全行业应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首先是“稳字当头”、要全力保“稳”,“进”重在高质量发展的再提升、再进步。“全力保稳”主要指的是经济数据,去年增速看:营业收入增长30%、利润增长126.8%,增速历史罕见;经济总量看营业收入14.45万亿、利润1.16万亿,数量历史新高。因此,“全力保稳”是基本目标!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稳中求进”,这是一个石化大国的基础决定的,也是迈向石化强国的目标所要求的。所以,新的一年我们要努力争取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进步,为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新的一年我们应全力打好“稳中求进的六大攻坚战”:
1.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一:保供稳价。保障化肥、农药等农化物资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是石化产业和广大石化人保障老百姓饭碗的重大责任;保障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能源的供应,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职责;保障石化产品供应链的安全,是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任务。
一是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的保供稳价。“老百姓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所以粮食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疫情的影响造成全球粮食供应短缺,当前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离开了化肥和农药,农业的丰产丰收几乎不可能,而化肥和农药的稳定供应和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农化产品的价格就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完全由市场决定。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肥料价格远高于国内市场,12月份国际市场尿素、磷铵都在800美元/吨以上,而国内市场基本没有超过3000元/吨。四季度以来国内化肥企业贯彻国家总要求,首先保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不出口或少出口,为此做出了不少牺牲,氮肥协会、磷肥协会、钾肥分会等也都做了大量组织和协调工作。马上就要迎来春耕和春季用肥旺季,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生产企业第一位的是全力保障春季用肥用药,这是我们农化企业的第一责任。国家发改委正多措并举确保春耕用肥,河南省等也在倾力纾解化肥运输难题,石化联合会也正在研究保春耕用肥的方案,广大化肥农药生产企业也都放弃假日,正在为春耕备肥备药。当然,广大化肥企业也希望,参照电煤的做法落实好肥煤长协;为缓解淡季资金占用、确保生产的连续稳定,淡储制度应更好、更科学地发挥作用;鉴于氮肥磷肥都是国内产能过剩的品种,用肥淡季在确保一定量储备、确保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允许一定量肥料出口,这不仅缓解企业资金占用,也充分发挥生产装置的产能利用率。
二是石油天然气保供。这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油气增产加大实施“七年行动计划”和“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取得了油气产量双增长的不易成绩,尤其是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100亿立方以上,并加大储备量,为油气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管网公司不断提升输送能力,持续缓解用气高峰的输送瓶颈,不仅为天然气保供做出了贡献,也为加快国家清洁能源转型做出了贡献。新一年油气保供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组成部分,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的重要指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贯彻好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做好油气能源保供的总遵循,我们一定要加大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大并加快油气勘探和开采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加大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开采力度,加快煤层气等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当然,企业希望国家加大对上游勘探开采的资金或税收政策的支持,天然气储备完全由企业承担资金压力大,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矛盾突出,适当的时间气价放开也值得研究。
三是石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石化产品涉及面广、带动性强,不仅涉及老百姓的饭碗,还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和医疗健康,不仅涉及高端制造业,还涉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所以石化产业链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稳定和强国目标的实现。因为疫情的影响造成装置停产属不可抗力,像去年初美国南部极寒天气、8月份“艾达”飓风造成墨西哥湾区域十几套石化装置停产属不可抗力;可是,人为的、主观的限电限产、拉闸限电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又加上石化产品生产过程存在高温高压,大多石化产品易燃易爆,如果不是有序的,做好充分准备的停车、开车,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如果有些化学品在反应器内没有得到科学地处置,有可能后果不堪设想。新的一年希望不再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链断供,各企业要努力确保生产稳定、安全有序、产品链供应链稳定,不仅保障石化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间协同稳定,而且保障轻工、纺织以及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所需石化产品和化学材料的稳定供应。
2.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本盘,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我国工业结构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虽然是多年的制造业大国,但高端制造的很多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还存在不少瓶颈和被“卡脖子”之处。我国石化产业也是一样,产业结构细分就会发现,是以炼油、烧碱、纯碱、合成氨、化肥、聚氯乙烯等这类大宗基础化学品为主,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的产业结构高端化、精细化、专用化方面差距明显。
一是传统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谈到传统产业一段时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美国的产业已经空心化,已经转型为服务业为主。所以有的人在高喊:我们应当向美国学习加快转型——去重向轻、去实向虚。
我们偏重的工业结构确实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确实需要向高端化、精细化升级改造,但千万不能片面讲美国产业已经高度空心化。美国通用、福特的产品和品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美国的苹果、特斯拉很多人都在使用,美国的波音、强生、辉瑞也都是全球化的跨国公司,石化人最熟悉的埃克森美孚、陶氏、杜邦、亨斯迈、塞拉尼斯、霍尼韦尔哪一家不是知名跨国公司!洛克希德、马斯克的太空公司都很强大。德国也一样:大众、宝马、奔驰,博世、西门子以及巴斯夫、拜耳、赢创、科思创,日本也有丰田、日产、松下,三菱重工、三菱化学、住友、三井、东丽等。离开了基础工业、实体产业和制造业,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和国防强国是不可能的。
当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基础工业的高端化远远领先于我们。所以,我国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绝不能忽视传统产业。若丢弃了传统产业,国家经济的大厦就失去了稳固的基础。
事实证明高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化学品的支持和保障。例如,纯碱是索尔维公司100多年前发明并开始生产的,国内是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成立永利公司后,自己生产出纯碱产品也有96年的历史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百年岁月的普通、基础无机化工品,今天光伏发电的玻璃板生产离不开它,手机、液晶显示屏的玻璃生产也离不开它;再如硝酸钠、硝酸钾这类基础无机化工品,今天多个国家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将它们二元复合、或者再与硝酸锂三元复合,用于新能源的化学储能;聚氯乙烯这个诞生最早的塑料品种,其高端产品今天在高铁、信息领域都有应用。
所以,石化产业要保增长、要稳增长,一定不能忽视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要求,结合石化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现状,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原料消耗和能耗,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并不断研发新的应用领域。
二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要借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数字化的未来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十三五”以来,一批石化、化肥、烧碱、轮胎等企业通过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其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水平都大幅降低,成效明显。去年底,我们到中煤榆林能化调研,这是一家现代煤化工企业,主要产品链是煤制烯烃,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他们不仅实现了产能最大化(设计能力60万吨/年,去年生产76.6万吨),产品可根据市场供求最优组合,而且实现了4年一大修、双烯收率提高、单耗降低、用工减少、效益最大化。
三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这个重要群体。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稳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工信部统计中小企业数量占90%以上,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GDP60%以上、税收50%以上、城镇就业80%以上。另外中小企业在产品链的协同上,与大型骨干企业是上下游的重要补充、有益的合作伙伴。可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是“互补为主,竞争为辅”的共存共赢关系,这方面德国的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间协作互补等,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小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竞争力在于专与精,规模不是中小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中小企业追求的是差异化、效益和竞争力,中小企业追求的是在经济循环、产品链上缺一不可的作用和重要性。新的一年中小企业一定要抓住新的机遇:工信部今年将重点培育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国家财政还将选取500家以上这样的“小巨人”企业重点支持,工信部也在研究推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的政策措施,联合会正在研究《石油和化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培育计划》。中小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并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因中小企业众多,一时没有入选不要泄气,只要认真研究“专精特新”的要求和“小巨人”的条件,只要立足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优势,把自己做强做精做优了,不仅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把自己打造成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3.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是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每一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和高性能化学品的配套与保障。而这些要求恰恰是目前石化产业的短板和弱项,也是制约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卡点,希望相关企业认真研究《化工新材料“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南》,尤其是花些精力重点研究确立的“八大系列新材料”“六大重点任务”和“五项重点工程”,即:
一是重点围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八大系列化工新材料在高端化上再有新突破;
二是重点围绕“攻克一批重大需求的‘卡脖子’技术、优化一批产业化项目、突破一批关键配套原料、抢占一批高科技制高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聚集区”这六大重点任务再上新台阶,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取得新跨越;
三是重点围绕“汽车及轨道交通轻量化、高性能膜、电子化学品、生物基及可降解塑料、配套专用装备提升”五项重点工程的配套能力再有新提升,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配套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规划已经发布,指南已经明确,重点已经确定,今年是实施年!除了国家围绕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外,相关企业一定结合自己的主业,突出自己的优势,重点瞄准为新能源、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和大飞机等配套的高端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复合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等方面,强链补链,疏通堵点、突破卡点,为制造强国做出石化新领域的新贡献。
4.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四:关键核心技术。“十三五”以来石化领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攻克了百万吨乙烯成套技术、聚碳、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蛋氨酸以及硅氟新材料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去年聚烯烃弹性体、己二腈等一批核心技术又获重大突破,成效是明显的。冷静分析我们的创新与进步,专利很多、成果不少,但工程化、产业化方面的差距也很明显。
“十三五”以来国内石化产业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大项目大量建设、新装置接续投产、新基地快速发展,但是看看新投产的装置聚烯烃技术几乎全部是引进跨国公司的,十多套丙烷脱氢工艺包也都是UOP或鲁姆斯的,甚至新建的多套双酚A工艺包也不是自己开发的。还有就是高纯电子化学品、一些关键催化剂、很多试剂、医用高端膜材料、高端制造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线的碳化炉等,一些大型成套技术、高端产品、核心设备等还存在“卡脖子”和受制于人等。
因此,攻克“卡脖子”技术攻坚战还很艰巨,也是保增长和稳增长的要害所在。应当以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为重点,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战略新兴产业配套,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把组织实施创新工程作为提升石化产业供给能力的第一动力,通过创新加快补短板,通过创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能力,通过创新加快石化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大提升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的高端供给能力。
今年开始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重点瞄准生物基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乙烯“三机”重大装备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前瞻性技术攻关,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努力向科技自立自强迈进。
5.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五: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以来全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做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加大绿色清洁工艺和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全行业绿色发展的水平持续提升。进入“十四五”石化产业绿色发展面临新的课题,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去年一年扎实有效的准备,从上到下对“双碳”工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要求越来越具体,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了。打好绿色低碳攻坚战:
一是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一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准确贯彻党中央部署、辩证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的关系。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减碳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二是准确把握党中央部署的重点内容。党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要求,优化石化化工行业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调整原料结构,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发展,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布局的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并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度期,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分别制定省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企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和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确保政策实施稳妥有序,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逐步实现物耗、能耗和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按期改造完毕、排放仍处于基准水平以下的项目坚决淘汰。
更要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进一步明确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三是科学严谨做好自己的功课。建议各地区、各企业认真对标《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通知》确定的能效标准,严谨认真的测算正在生产的产品其能效水平是达到了基准水平?还是标杆水平?如果没有达到基准水平抓紧改造提升,并向着标杆水平应提尽提,否则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正在新建的项目和装置,也再次严格测算,如果达不到基准水平、建成中交后也许面临着能不能投产的问题。如果在基准水平以上、没有达到标杆水平,应当抓紧研究并努力寻求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使其尽量达到标杆水平;新批尚未开工的项目或装置抓紧对标能效水平,未达到标杆水平的未开工项目一定要慎重开工、向标杆水平努力。
各企业还要按照最新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要求,加快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节能降碳的改造升级,并关注正在研究制定的“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根据统一规范的统计核算体系严谨的测算碳排放量,科学的制定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和时间表。
在此基础上,关注碳捕获、固碳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进展,再认真研究、科学制定碳中和的技术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6. 稳中求进攻坚战之六: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培育。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培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是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石化产业已形成以上海、宁波、大亚湾等一批大型石化基地,已形成南京、东营港、宁东、泰兴等一批以新材料为主专业化工园区,还有长兴岛、古雷、连云港等一批快速成长中的石化基地,依托大型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培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新的一年按照《全国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中长期发展展望》的思路和部署,在组织实施产业升级创新、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和高质量示范“五项重点工程”的同时,继续加大绿色化工园区和智慧化工园区的创建与试点示范,强化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联盟的工作,按照工信部等六部委最新颁布的《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和条件,在20多省区市已开展园区认定的基础上,统一标准开展全国化工园区的统一认定。根据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借鉴路德维希港巴斯夫基地的成功实践,加大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推动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尽快实现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通过合理延伸产业链,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
在标准先行的基础上,今年适当的时间我们将开启“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示范工程试点”和“化工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示范”工作。通过各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的共同努力,新的一年为培育“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争取新突破和新进步。
新的一年保稳定、促增长任务艰巨,有许多挑战等待我们去攻坚,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破解,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石化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不论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也不论大国博弈和竞争尖锐复杂,只要我们临危不惧、处惊不变,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一切都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好的明天正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携手共奋进,一起向未来!
|